舞台上,当灯光亮起,大提琴、小提琴、钢琴、架子鼓……在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演奏,每个音的节奏都要求准确,跟所在声部的其他人保持高度一致,演奏者仿佛能看见黑暗中的观众,演奏中,小小的身体充满了无限能量。每一个乐曲背后,都充盈着幽远深长的想象,讲述着一段历史久远的故事。
这个镜头来自近日桃源小学“聆听心旋”音乐会,台上,所有的小演奏家起身谢幕,台下,他们的家长和老师已经眼含热泪,掌声经久不息。
舞台上的主角就是桃源小学交响乐团的学生,以“创新超越、艺术育人”为办团宗旨,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,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团特色,成为本市乃至我省首屈一指的特色学校社团,如今,为献礼达沃斯,迎接七一,带着家乡的情怀,这些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创作更多的艺术作品,生动精彩地讲述中国故事,展示中国形象。
百年老校“人无我有”的办学特色
《红色娘子军序曲》、《快乐的女战士》,《茉莉花》,《在灿烂的阳光下》……当天,一首首乐曲从孩子们指尖流淌而出,他们脸上的表情也格外自信和快乐。
“学中提琴很好玩,能上台好高兴哦。”五年级的李丽说,自己本来就对交响乐感兴趣,学起来也不觉得累。“我们都是因为喜欢才学的。”
而对孩子们的家长来说,交响乐也不再只是一门特长。家长黄朝富告诉记者,随着乐团一次次亮相,孩子变得更为开朗。“他开始为自己而骄傲了。”
桃源小学交响乐团成立于2007年,十年来,在 “幸福教育”的办学理念指导下,学校坚持从培育人、陶冶人、发展人的高度上来建设,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作为建团的目的和任务,秉持“规范管理、科学训练、多元发展、成就梦想”的办团理念,努力创办充满艺术魅力的一流乐团。
“作为普惠制教育,在中山区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,成立交响乐团可以体现桃源百年老校“人无我有”的办学特色。”桃源小学程校长介绍:交响乐可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,让学生终身受益。“孩子因为登台表演更加自信,同时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,对他们的学习有积极作用。”
打造交响乐团过程中,学校致每位家长一封信,和家长交流孩子学习乐器的好处。“只有家长和孩子真正愿意接受这种艺术形式,才能坚持学习,从内而外实现蜕变。”程校长说。
培养创新型人才 彰显多重教育特色
小提琴、大提琴、单簧、双簧、长号、圆号……每周三下午和周六上午,这些乐器都会在该校校园内奏响。学校通过定期举办汇报演出、素质成果展演、艺术节、器乐比赛等机会,让学生登台演奏。
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个性、发扬学生特长,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,学校分两个学段进行乐器的学习,分成演出班和基础班。乐团从二年级学生中进行初选,招收适合学习乐器的学生,随后再参加考核,层层选拔。经过一到两年的基础培养之后,将优秀的学生晋升至演出班,形成梯队发展。
如今,桃源小学交响乐团已日趋成熟并在省市大赛中频频亮相,先后获得全国性比赛二等奖、全省比赛一等奖和本市比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,并在韩国青少年第十一届国际艺术节比赛 中荣获第一名。
“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教育行业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。艺术素养除了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、表现美、鉴赏美、创造美的能力,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,拓展思维空间,对于突破思维定势、开发创造力大有裨益。”程校长说,交响乐团不仅为该校培养了大批有文艺特长的学生,而且还活跃了学校的艺术气氛,带动了其他文体活动有效开展。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合唱、舞蹈、健美操、足篮排、兵羽棒、书法、国画、经典诵读等活动,彰显桃源小学“艺术教育”、“体育教育”,“传统文化教育”等多重特色 。